基層廉線
梅李鎮:張太夫人紀念館 家風教育好去處
來源:
市紀委、市監委
日期:2019-06-20 10:57:10
點擊:1590
屬于:基層廉線
張太夫人故居位于梅李鎮東街,梅李大橋北堍,于2013年6月被市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,是梅李鎮孝廉文化教育基地的一部分。張太夫人為翁咸封之妻、贈封孺人,培養了日后成為帝師的翁心存(張太夫人之子)、翁同龢(張太夫人之孫)。
故居為清代建筑,是清乾隆年間修職郎、鎮江府訓導張尹賓(張太夫人之父)之宅。該建筑現存一軸三進式院落,大門上方牌匾題詞是由翁同龢五世孫翁萬戈(美國著名華人社會活動家、中華協會主席)老先生九十九歲時的親筆書。第一進為展館的序廳,正面設計前言(張太夫人簡介),右墻配翁宗慶(同翁萬戈都為翁同龢五世孫)的書法作品。左墻配有張太夫人住所綵衣堂照片,序廳進入院落,兩側圍墻以書條石來鐫刻“孝愛文化”典語。
第二進大廳原有翁同龢書“思永堂”匾(翁同龢思念祖母張太夫人書),文革期間毀。室內陳設采用的是原來老家具,恢復了原來廳堂布置,廳堂右側墻上展示的是張太夫人、翁咸封二位先人的畫像以及個人簡介,右側墻上則一一介紹了翁氏家族。
來到左邊廳門口。首先一副“捷報”映入眼簾。踏過臺階進入邊廳,這里四周墻上分別展現了“張太夫人夜績課子讀書圖”“翁心存、翁同龢月下思懷張夫人圖”“菜糊涂”三幅插畫故事,以及翁同龢“拐杖”復制品的展示。
第三進從左起,一室陳列張家所收藏的民間日常用具,通過陳列來體驗耕讀起家,書香傳家的家族文化。二室展示的是張太夫人墓志銘,此墓志銘由翁心存好友清代文學家梅曾亮所寫,記載著張太夫人一世的孝、廉、愛的事跡。三室為綜合接待室,有文化的接待形式體驗,墻上有綜合介紹梅李的經濟、文化等等方面的成果。
眾所周知,梅李孝廉文化是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逐步發展形成的,是吳文化中“聚沙文化”的精神核心,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和深厚的歷史底蘊。如果想了解更多梅李的孝廉文化、家風家訓,那就去“張太夫人故居紀念館”近距離感受一下吧。
北京pk10二期计划公式